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美食推荐

他和怹的区别以及它们的来历(老北京讲究的那叫一个地道)

时间:2023-08-02 13:49 | 作者:思思 | 【 字体:

他和怹的区别以及它们的来历(老北京讲究的那叫一个地道)(图1)

大家好,我是京师玩儿主,今儿和大家聊聊,在北京老规矩里,关于称呼中的他和怹。

说起北京人,在对人的称呼方面,我们这代人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跟大人说话时不能‘你我他仨’的,并且跟人说话时必然要称呼“您”,不然出门儿就会让人笑话,说这孩子没规矩!对于老北京人来讲,“我”字可以用,“你”字不能常用,那么对于第三人称中的“他”字呢?其实它也是有尊称的,只不过现在听的少了,说严重点儿,就是逐渐在被人们遗忘了。

这除了“您”字以外,北京人对人的尊称里面还有一个“怹”字,它也是个人称代词。在北京的本地语系中,“怹”是老北京人对第三人称,也就是“他”的敬称。“怹”的读音为(tān),谐音字为“摊”。其多用于在对长辈、上司或尊敬时的称呼上,其也是老北京常用的一句敬语。大家都知道作为第二人称中的“您”字是表示心上有你,那么作为第三人称的他,咱也来个心上有他吧,于是这就有了“怹”字。

作为“他”字的敬称,“怹”字经常活跃在老北京人的口头语上。比如,两人聊天,在说到比自己年长的人,特别是说到自己的长辈,或其他可敬的人时,不论其在场与否,在世与否,都不称“他”,而要称“怹”。举个例子来说:我的技术之所以这么好,全是依赖于我师傅、怹老人家的指导和帮助。还有如:我的这点家伙事儿,都是在怹的苦心教导下练会的!再比如已故的著名回族学者、北京回民学校前身成达师范学校校长薛文波先生,当年在向学生们介绍著名伊斯兰学者张子文时,也说:“怹可是我的老师啊”。 为了表示“我”对“他”的尊敬,在这里把教导了“我”技术的“他”称为“怹”。还有在老舍先生的著作《龙须沟》中,也有这样的描写如:“四嫂,您忙您的活儿,我是个闲人,我来伺候怹”。

当然有的时候为了加重语气,还会说“怹老人家”!比如俩人见面后,聊天时提到自己的父亲,对方问:“您家老爷子最近怎么样,怹老人家身体挺好哒?”闻着听完后就会回答:“托您的福,怹挺硬朗的!”故此,在这里“怹”和“您”字用法一样,是一种敬称!

还有就是用“怹”的时候也有点小讲究,跟“您”还不太一样。比如用复数的时候可以用“您们”,但“怹们”就最好别用了,毕竟“摊们的”这个音还是很接近那句国骂的。不过今儿这个“怹”字,即使是在现如今的老北京人耳边也很难听到了。“怹”字和“您”字一样,都是由“你们”和“他们”的合音进化而来,本意是用来表示复数的。后经过长期演变,逐渐成为专指第三人称和第二人称的敬词。

老北京人在使用这两个词时,不说“怹们”和“您们”,而说“怹二位”、“怹老俩”、“怹几位”、“怹众位”和“您二位”、“您老俩”、“您几位”、“您众位”等。十分有意思的是,数十年前,在有些老北京家庭中,夫妻间甚至也有相敬如宾,互以“您”相称的。这言语上“尊老爱少”、“长幼有序”的讲究,是北京人独具特色的礼仪修养。当听到有些年轻人,特别是影视剧里的人物对长辈或长者动辄称“你”或“他”时,老北京人都会不由得批评:“瞧这孩子,跟大人说话没点儿规矩,一点儿礼数都不懂!”

那么关于这个“怹”字是怎么由来的呢?历史上存在这多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据《中国文法要略》的作者、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认为,您和怹,是“你老”和“他老”的合音,认为“您”是“你老人家”、“怹”是“他老人家”的缩略语。

第二种说法是说“怹”字的发明,跟“您”字有关,它们都是受到了阿尔泰语的影响而来。这阿尔泰语是一种突厥语族语言,在金、元时期,当时北京作为首都,故此北京地区的汉语和阿尔泰语互相融合,其中汉语的“你”字,受阿尔泰语发音的影响,演变成了“您”;同理,“他”字演变成了“怹”。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两个字,是“他每”和“你每”的合音。这“每”是发语词,其表示一种尊敬之意。在传统汉语中,有时也被写作“们”、“懑”或“门”。“您们”、“怹们”,在当时常常指的是一个人,而非几个人。后来随着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北方方言受到了较大影响,同时这两个字,也渐渐被读成一个字,成了“您”或“怹”。这也是为什么在我国南方,人们很少、很少说您和怹的原因之一。

除了以上观点外,还有不少人认为,这两个字,原本是在清朝时期,由旗人独创,后来逐渐在当时的都城北京中盛行、并演变成北京当地的一种方言!据说这个“怹”属于生造字,它是根据“您”字衍生而来的。这是因为当时在对于第二人称,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时,心上有你,就是“您”字;而在对第三人称中的“他”的称时,没有敬语。这就给人们在礼仪、交往过程中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慢慢的就由“他、您”合并,造了这么一个字,从而表示:心上有他,即为“怹”。通过这个字,您就可以了解到原先北京人的规矩之大。

在老北京,对长辈、对上司的称呼,必须要和对一般人有所区别,并且还必须要用敬语。其实上述不论哪种说法正确,它们都真实的描画出老北京人的生活状态。在老北京,“怹”字和“您”字一样,也是京城里人们经常要挂在嘴边儿上的,但是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北京人说话逐渐向普通话过渡。这个“怹”字就和许多“很土”的北京方言一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口语。

记得在我小时候,胡同儿里街里街坊儿们相互聊天或侃大山时,还能听到这个词儿。还有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去父母单位玩儿,那时候二老单位的同事们,几乎都是老北京人,他们在聊天的时候,还常用到这个字儿。但到后来离开单位、告别胡同儿后,听到这个字的机会就不多了。现在的北京人,几乎不用这个字、甚至都快不认识这个字了。不过说回这个字,仅从“心上有他”的字义上来看,感觉它的“过劳死”多少有些可惜。

说到北京的老规矩,那为什么要提到这个“怹”字呢? 这是因为讲究礼数,它是老北京人骨子里的东西。用句文化人儿的话形容,那就是由生活在这里的、世世代代的北京人,总结出的人生哲学所确定了的。咱再用句平头儿老百姓的俗话来讲,那就叫做不断“混人缘”,它是“ 混”出来的。

北京人的礼数教育,从古时候就很讲究,这点首先就表现在待人接物的称呼上面。这种教育,使得姆们从小儿就培养出了一种意识:那就是说话时“没大没小”,就是不懂礼貌、就是不会做人,那就会很“得罪人”、很没“人缘”。

咱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字一词之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这仅从一个“你”字,演变到“您”字;从一个“他”字,演变到“怹”字,就能体现出咱们中华民族淳朴、善良、谦虚、礼貌的美德,以及对一种美好心灵的写照,这也是一个社会文明提升的体现。而现如今,别说“怹”字了,就连“您”字,我听的都少了。由此看来,我们不但丢失了传统,而且也偏离了轨道。

在北京的土语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至今还活跃在北京人口头儿上,有些则早已作古、难觅踪影了。然而那些遗失了的敬语,都能真真切切的反映出当年老北京人对生活的态度,即对人、对环境、对生命,对生活的那份感恩和敬意。这份感恩和敬意,是老北京人的底蕴,是传统北京文化的脊梁。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才有了能让老北京人在精神世界里,充满包容、祥和、宁静、深邃、大气与温暖。但愿,在已渐行渐远的“怹”字背后,这份敬意、这份底色,还能够完整的传承下来!

那好了,今儿就先和各位聊怎么多,咱们回头再见。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新鲜茶叶放房间可以吗(新鲜茶叶放房间行吗)

新鲜茶叶放房间可以吗(新鲜茶叶放房间行吗)
新鲜茶叶放房间可以吗,新鲜茶叶放房间行吗。小编带你了解更多相关信息。1、茶叶最好...

蜂蜜泡茶叶选什么好处(蜂蜜泡茶叶有什么功效)

蜂蜜泡茶叶选什么好处(蜂蜜泡茶叶有什么功效)
蜂蜜泡茶叶选什么好处,蜂蜜泡茶叶有什么功效。小编带你了解更多相关信息。1、蜂蜜可...

如何辨别水仙茶叶的好坏(辨别水仙茶叶好坏的方法)

如何辨别水仙茶叶的好坏(辨别水仙茶叶好坏的方法)
如何辨别水仙茶叶的好坏,辨别水仙茶叶好坏的方法。小编带你了解更多相关信息。1、色...

如何收藏价值高的茶叶(收藏价值高的茶叶方法有哪些)

如何收藏价值高的茶叶(收藏价值高的茶叶方法有哪些)
如何收藏价值高的茶叶,收藏价值高的茶叶方法有哪些。小编带你了解更多相关信息。1、...

陈皮普洱茶什么季节喝好一点(陈皮普洱茶哪个季节喝好)

陈皮普洱茶什么季节喝好一点(陈皮普洱茶哪个季节喝好)
陈皮普洱茶什么季节喝好一点,陈皮普洱茶哪个季节喝好。小编带你了解更多相关信息。1...

三皮罐茶什么季节喝好(三皮罐茶哪个季节喝好)

三皮罐茶什么季节喝好(三皮罐茶哪个季节喝好)
三皮罐茶什么季节喝好,三皮罐茶哪个季节喝好。小编带你了解更多相关信息。1、三皮罐...

安华黑茶什么季节喝好(安华黑茶适合哪个季节喝)

安华黑茶什么季节喝好(安华黑茶适合哪个季节喝)
安华黑茶什么季节喝好,安华黑茶适合哪个季节喝。小编带你了解更多相关信息。1、安华...

怎么判断茶叶发酵方式(如何判断茶叶发酵方式)

怎么判断茶叶发酵方式(如何判断茶叶发酵方式)
怎么判断茶叶发酵方式,如何判断茶叶发酵方式。小编带你了解更多相关信息。1、轻发酵...

夏季宝宝适合吃什么粥(婴幼儿秋天适合吃什么粥)

夏季宝宝适合吃什么粥(婴幼儿秋天适合吃什么粥)
夏季宝宝适合吃什么粥,婴幼儿秋天适合吃什么粥。小编带你了解更多相关信息。1、南瓜...

秋季吃什么水果降火最快(秋季吃哪种水果降火最快)

秋季吃什么水果降火最快(秋季吃哪种水果降火最快)
秋季吃什么水果降火最快,秋季吃哪种水果降火最快。小编带你了解更多相关信息。1、秋...
gotop